筆記| 時尚採購課程(7)-毛利與損益平衡

Grace Chang
4 min readDec 15, 2017

--

之前上了通路、行銷策略、採購預算、商品上市規劃、以及一點點的視覺陳列,最後就是至關重要的「價格」。

一個品牌在做了這麼多努力之後,當然要賺錢,扣除所有成本支出,至少也要達成損益平衡(也就是不賺不賠),才能夠永續經營。

名詞解釋與概念

一樣先來認識幾個名詞,以前光聽這些名詞就覺得很難,但邏輯通了以後就發現其實也就是個名詞而已,了解背後代表的意義才是重點。

■毛利額:營業額‒商品成本
■毛利率:(營業額‒商品成本)/ 營業額×100%(也就是毛利額佔營業額的百分比)
■定倍率(mark-up):商品成本×定倍率=商品訂價

商品成本×定倍率×折扣=營業額(實際銷售金額)

上面有提到,毛利額=營業額‒商品成本,因此在成本不變的狀況下,定倍率、折扣就是影響毛利的兩大關鍵。

例:商品成本300,定倍率4
→若不打折售出
300×4=訂價1200,(1200–300)/1200×100%=毛利率75%
→若打8折售出
1200×0.8=960,(960–300)/960×100%=毛利率68.75%
可以看到毛利率立刻掉了快6%

成本結構

因此要守住毛利,成本控制也很重要。要控制成本前,要先了解成本結構,首先先來談談商品的進貨成本,以貿易來說,常見的報價有FOB以及CIF兩種:

FOB — 通常為美金報價,價格是從商品出廠到賣方出貨港口的價格。然而,買方還要負責從出貨港口到當地港口的運費、關稅(以服裝而言,運費+關稅通常最多約20%,),所以在計算商品成本時正確算法應該是:

(FOB×匯率)+運費+關稅=最終抵岸成本Landing Cost

例:商品FOB價$20,Landing Cost=$20×匯率30×1.2=NT$720

CIF — 商品送到買方指定倉庫的價格,因為包含出廠到買方當地的所有費用(含運費、保險),所以通常是當地的貨幣計價。

除了商品本身的進貨成本,要開店還有許多費用要付。

依照收費的方式,分為變動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兩種:
變動成本 — 依照百分比做抽成,像百貨設櫃抽成、銷售人員獎金抽成、信用卡手續費(一般是2%)等等

固定成本 — 不會浮動的固定費用,像自行開店的租金、銷售人員底薪、裝潢費、包裝費、物流費等等

損益平衡的簡例

考慮折扣、成本,一年營業額至少要做到多少,才能達到損益平衡呢?

這邊有點難用文字解釋,我盡量用條列式簡單一點說明。

假設是開街邊店,商品成本未知,以該品牌歷史經驗來看,定倍率設定5,平均折扣75%。因為只要知道的是毛利、成本的「百分比」,所以可先用100來假定商品成本。

100×5×75%=375,(375–100)/375×100%=毛利率73%

毛利率73%,可知商品成本27%,變動成本有:

信用卡手續費2%
銷售人員抽成4%
毛利率73%–(變動成本2%+4%)=67%

到這裡只剩67%的利潤可以扣,另外要繳的固定成本有:

裝潢費250萬,可分三年攤提→一年攤83萬
店面租金40萬/月→一年480萬
保險1萬/月→一年12萬
銷售人員底薪2萬8/月,共請2位→2.8萬×2×12=67.2萬
物流運費5000/月→一年6萬

…還有水電、包裝費、雜支那些都先不討論,固定成本=83+480+12+67.2+6=total 648.2萬

這邊有個重要的觀念,剛剛扣除變動成本後的67%利潤,要能cover所有要付的固定成本才不會虧錢,所以:

總營業額×67%=648.2萬,可知648.2/67%=967.4萬

結論:定倍率5、平均折扣75%,毛利為73%,一年營業額要做967.4萬才能達到損益平衡。

定倍率、折扣、毛利、成本、營業額,每一個數字都是環環相扣,因此關於定價,定倍率到底要訂多少沒有一定答案,要看品牌的定位、成本、公司的折扣習慣、還有市場接受度。

訂價有很多種方式,看是要切入較少競爭對手的市場價格區間鎖定跟隨目標競爭對手的價格區間、或是以成本做訂價依據,都跟公司本身策略有關。

這篇列出的都是最重要的基本觀念,訂價細到「每一件」商品的價格,畢竟每件商品的成本都不同,如何用較高毛利率的價格平衡較低毛利率的商品,讓所有商品價格看起來合理又有競爭力,單看公司的策略以及採購人員的如何在數字裡做調整,最終目標就是達成業績目標囉。

對採購工作有興趣的人,建議可以實際進修,學到的會更紮實!

--

--

Grace Chang
Grace Chang

Written by Grace Chang

曾任空服員、服裝/寢具採購、專案經理、營運經理,30歲一腳踏上諮商學習的旅程。

No responses yet